程序规模的增长远大于存储器容量的发展的速度,为了让更多的程序运行在有限的内存中,理想情况下,我们希望有更大、更快、更便宜的非易失性存储器。
在实际中的存储器情况如下:
从图中我们可以得出,把容量小、速度快的存储器我们希望放在靠近CPU的地方,让CPU可以更快的运行;由于内存相对于寄存器的速度较慢,因此寄存器和内存之间还有一层Cache,Cache目的是缓存内存的数据使得CPU尽量可以从Cache中获得内存数据,而不用每次访问主存,这样保证了CPU访问数据的效率更高。
操作系统支持存储器可以达到更大、更快、更便宜好用的理想状态,但是数据随着掉电会丢失的影响的情况还存在。
如果程序太大,超过了内存的容量,可以采用手动的覆盖技术,只把需要的指令和数据保存至内存中;
如果程序太多,超过了内存的容量,可以采用自动的交换技术,把暂时不能执行的程序送到外存中;
如果想要在有限容量的内存中,以更小的页力度为单位装入更多更大的程序,可以采用自动的虚拟存储技术。
如果是程序太大,超出了内存的容量,可以采用手动的覆盖(overlay)技术,只把需要的指令和数据保存在内存当中。
目的:是在较小的可用内存中运行较大的程序,常用于多道程序系统,与分区存储管理配合使用
把程序按照其自身逻辑结构,划分为若干个功能上相互独立的程序模块,那些不会同时执行的模块共享同一块内存区域,按时间先后来运行。(分时共享内存区域)
必要部分(常用功能)的代码和数据常驻内存;
可选部分(不常用功能)在其他程序模块中实现,平时存放在外存中,在需要用到时才装入内存;
不存在调用关系的模块不必同时装入到内存,从而可以相互覆盖,即这些模块共用一个分区。
也就是说,程序松耦合的部分可以按需装入内存,不需要的时候放在外存中,多个不常用部分共用一个分区.

因此不需要将整个程序190k的数据全部放入内存中,而是划分为常驻区(20k)覆盖区0(50k)覆盖区1(40k)压缩至了110k的内存空间使用
由程序员来把一个大的程序划分为若干个小的功能模块,并确定各个模块之间的覆盖关系,费时费力,增加了编程的复杂度;
覆盖模块并从外存装入内存,实际上是以时间延长来换取空间节省。
TurboPascal的Overlay系统单元支持程序员控制的覆盖技术。
目标:多道程序在内存中运行时,让正在运行的程序或需要运行的程序获得更多的内存资源。
实现方法:
可将暂时不能运行的程序送到外存,从而获得空闲内存空间;
操作系统把一个进程的整个地址空间的内容保存到外存中(患处swapout),而将外存中的某个进程的地址空间读入到内存中(换入swapin)。换入和换出内容的大小为整个程序的地址空间。
交换技术实现中的几个问题:
交换时机的确定:何时需要发生交换?只当内存空间不够或有不够的危险时换出;
交换区的大小:必须足够大以存放所有用户进程的所有内存映像的拷贝;必须能对这些内存映像进行直接存取;
程序换入时的重定位:换出后再换入的内存位置一定要在原来的位置上吗?最好采用动态地址映射方法
1.覆盖只能发生在那些相互之间没有调用关系的程序模块之间,因此程序员必须经常手动指定程序内各模块的逻辑覆盖结构;
2.交换技术是以在内存中的程序大小为单位来进行的,它不需要程序员给出各个模块之间的逻辑覆盖技术。
3.交换发生在内存中程序与管理程序或操作系统之间,而覆盖技术发生在运行程序的内部。
本文来源:虚拟主机--虚拟内存怎么改(16g内存最佳虚拟内存)
本文地址:https://www.idcbaba.com/zhuji/690.html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发送邮件至 1919100645@qq.com 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